四月经典季,本周读历史!从新的角度诠释、挖掘历史的智慧与价值,给当代读者以历史的借鉴与现代的启迪。
《左宗棠与李鸿章》
演绎惊险交错的双面人生
百年前,李鸿章首次振聋发聩提出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其时,晚清处中国三千年来国运最为翻覆跌宕、社会最为摇摆不定的大变局时代,世界纷乱,人心迷茫。以当代眼光全面深入比较左、李二人在求学、立志、团练、幕僚、建军、办企、剿捻、海防、洋务、志节等十大方面的不同之处,点滴还原其中的合作与争斗,谋略与计算,复杂与诡异,无奈与挣扎。在内文设计上将国内大事、国际大事、左宗棠生平、李鸿章生平四条时间轴,清晰呈现两人一生与剧变年代互动的时间图。作者通过深入评价两人毕生成败利钝、是非得失,旨在以史为鉴,给当代读者以历史的借鉴与现代的启迪。
《文物里的早期中国》
普通人能理解的古代中国
先秦及秦汉时期的有字文物,主要包括甲骨、青铜器、简牍、帛书、汉画像石、陶器、玉器、金银器等。而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,又是商周的甲骨和青铜器,战国、秦汉的简牍和帛书,以及汉画像砖石,书中所选取的34种文物主要出自这五类。
全书以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的文字,向大众普及有趣有料的历史知识,旨在科普一般人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,颠覆一般人都知道的历史滥知识。作者林屋公子,文史作家,主攻先秦秦汉史、神话妖怪学。
苏州大学先秦史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周书灿认为这本书结合文献记载文物资料,破解迷雾重重的历史疑案,还原真实可信的历史真相,将纷繁复杂的上古历史,用通俗易懂的文字,进行了耐人寻味的解说,娓娓道来,生动活泼。
历史学者纪彭表示,由于史料的匮乏,我们经常是通过文物,窥测上古时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。他们和我们究竟有几分相似?是否和我们有一样的思维方式?书中讲述了普通人能理解的古代中国,探寻历史深处的弦外之音。
《短史记》
疑今察古,鉴往知来
真实的历史经过后世小说、戏曲等形式的演绎,往往失了真,再加上读者对传统固有思维的认知,往往对历史存在着诸多偏见或误解,例如:马可·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?他的游记是靠幻想拼凑出来的旅行小说吗?杜甫活着时,他的诗为什么无人转发、无人赞赏?宋朝的GDP真的占到世界的60%-80%吗?《西游记》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呢?本书作者引经据典,查阅大量史料,以“疑今察古,鉴往知来”的严谨态度,以历史考据的方法为大家揭开历史的真相。凭史料以正视听,观古训以警身心。
两位作者谌旭彬和杨津涛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考据态度。对历史分析的观点独特,史学眼光深邃,每篇文章都有大量的完备史料来论证,说服力强,知识性广,既纠正了普通读者对历史传统认知的谬误,又开拓了历史观视野。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
阅读交流
读者朋友们,欢迎关注“华商文化产业”微信视频号,互动留言,我们将精选优秀留言者,赠送知名漫画家吉建芳新作《好想知道你近况》精美图书一本。